疫路同行 “志愿蓝”遇见“三峡红”共“沪”健康绿

时间:2024-02-06 企业新闻        来源:皇族rng官网

  在上海,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春天,因为疫情显得不那么五彩斑斓。但是,当“志愿蓝”遇见“三峡红”,守“沪”起了“健康绿”,这个春天仍然会春暖花开。

  “不容易,管控这么严还要保证蔬菜质量,值得点赞”“公司所做的让员工很有归属感和幸福感”……3月30日晚,点赞和鲜花刷屏了三峡上海院疫情志愿服务群。短短14天的志愿服务,服务群的成员从3人到300多人,这支平均岁数27岁的50人志愿队生动诠释了“党有号召,青年有行动”。

  彼时,上海疫情反复,部分小区陆续封控。上海院党委快速响应、调动资源帮助员工解决买菜难、物资短缺等问题,这支青年志愿队主动请战,当起了上海院隔离职工生活、工作上的“摆渡人”。

  “物资全部送达,家属一个不落。”这是志愿者王扬的志愿服务信条。由于疫情期间公寓管控都很严格,大门紧锁,仅留下一道缝隙,王扬和另外一名志愿者每次都只能将物资拆撒,一个茄子、一包土豆、一颗白菜……像“蚂蚁搬家”一样送出一份又一份菜。上海院丁鹏程的母亲拿到王扬送达的物资后,高兴地对邻居说到:“这是我孩子单位给送的菜!平时我和老伴两个人住,家里蔬菜快吃完了,又不会网络购物,这袋蔬菜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志愿者屠佳钰,请送一份签证文件到静安区办理。”“职工点单、公司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流程对于屠佳钰来说已经很熟悉了。这份特殊的“订单”让她带着使命必达的决心,一定要尽快交给负责人办理。她和国际事业部的蒋亚侨马不停蹄地前往上海外事服务中心,到达后却被拦在门外,由于疫情不能入内。她反复沟通,几经周折,通过多人转交才将材料送达负责人手中。

  周宇球在隔离期间曾收到了来自青年志愿服务队送的物资,心存感念。因此,解除隔离当日,他便立刻带着爱人一起组成“志愿蓝”CP,开始配送物资,夫妻二人分工明确,还身“兼”多职,既是物资配送员,又是一线“宣传员”,用实际行动号召更多青年员工加入志愿队,能化身“志愿蓝”将这份志愿者的精神接续传递,他和爱人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截至4月1日浦西封控,这支青年志愿队累计服务62人次,送出80多份生活物资。三峡上海院35周岁青年员工占半数以上,他们始终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穿上蓝马甲,主动请战,汇聚点滴光热照亮“抗疫之路”。脱下这身“志愿蓝”,他们回归岗位,兢兢业业地出色完成各项任务。随着浦西封控,这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完成使命,但志愿精神随着他们如满天星般散落至上海各个角落。

  三峡上海院不仅有一支“青”骑兵,更有一支“红”先锋。随着上海市实施全域静态管理,居民小社区变成了抗疫“大战场”。上海市建交委号召在职党员和干部职员向社区“双报到”,助力抗疫。上海院迅速领走“任务书”,637名党员完成向社区“双报到”,一支扛着 火红党旗的“沪城峡”下沉疫情防控一线。

  朝阳还未越过地平线,李恺已给女儿备好了早餐,熟练地套上防护服,悄悄地打开家门,再悄悄地关上。天还没有大亮,他就已经支起了帐篷,摆好了桌子,布置好了各类物资,然后一栋一栋把居民们从睡梦中叫醒……由此,他负责的核酸检验测试采集点就此“开始营业”。而此时此刻,远在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妻子并不知道丈夫正在抗疫一线忙碌着。李恺说:“不想让她担心,她守护和平,我守‘沪’家。”在女儿眼里,这不是爸爸第一次化身“大白”,早在2019年湖北疫情爆发时期,时任九江八赛项目经理的李恺,就曾经组织同事共同参与当地防疫志愿服务。“敲门行动”、核算检验测试、搬运物资、服务居民……需求在哪里,李恺就在哪里,“三峡红”化身为“多面手”,以走心的志愿服务让社区群众暖心。

  张九鼎是上海院“志愿蓝”的召集者。小区封闭后,他总结经验再出发,将“志愿蓝”的工作方法复制到“三峡红”的战场,成为所在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召集人之一。为了护航小区6500余人的“健康绿”,居委会采用他建议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法,分片区,分小组,落实到志愿者,不漏一户一人全面排查小区人员信息,做好日常巡逻、物资发放、协助核酸检验测试等工作;作为片区50栋楼的片长,他迅速组织社区中青年党员组成一支20余人的志愿队伍,挨家挨户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和莲花清瘟冲剂。几百分钟的通话却没有一个是打给自己的家人,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主动上门为他们做抗原检测,协助解决生活所需,连续几天志愿服务10余个小时,一双眼睛布满了血丝……他说:“守土有责,志愿有方,这是我们对上海抗疫能做的实实在在的小贡献”。

  从“工装蓝”变身为“天使白”,有着16年老党龄的孙燕燕第一次跟病毒来了个“硬碰硬”。作为采集咽拭子护士的“贴身助理”,孙燕燕守在采样护士身边,手上正利索地拆开一个又一个咽拭子包装。与所有检测工作员近距离接触,机械站立近10个小时,帮助医护人员完成了1200余人次的核酸检验测试。此时,双腿好似灌了铅,逐渐没了知觉,但看着眼前核算检验测试的队伍,她心中那个“执念”依旧强烈:“医护人员人手不够,一定要帮助护士完成所有人的核酸检验测试,不能泄气!”这口气,她一直憋到踏进家门口的那一刻……“工程设计我们是专业的,志愿服务我们也是专业的!”她说。

  喘着粗气,王江敲开了最后一户居民的门。送上抗原试剂,留下爱心蔬菜,带走楼栋垃圾。 260户住户,6000平方公共区域,300袋垃圾,王江每天不仅志愿分发物资,还在与巨大的保洁工作量进行“战斗”。在虹口区的虹仪小区,还有另外一位“王江”也正在拾级而上,逐户敲门分发抗原试剂,安抚住户情绪,他就是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朱文峰,他的手指指关节已经因为敲门太多而变得肿胀,防护服下面的头发湿透了,衣服也湿透了,但“敲门行动”还远未结束……

  特殊时期,全民战“疫”,不分你我,一面党旗带红一片。从浦东延伸至浦西,一个个身影绘就了“三峡红”的战疫图景,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他们不害怕吗?——“每次做完志愿服务回家,都不敢抱孩子。”他们不疲惫吗?——“第二天起来,腿都是肿的。”可是一想到那些急需帮助的百姓,连轴转的医护人员,他们转身便又投入到下一次志愿服务之中……用点滴真情汇聚起“过关”力量。

  只要家家都守好“责任田”,何惧抗疫赢不回春天。“非常时期,我们要坚决贯彻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讲话精神,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志愿蓝”“三峡红”背后是全力护航的三峡上海院。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近日,上海院收获了来自上海市虹口区红十字会的一个特殊点赞!在上海市疫情防控最为吃劲的关键时期,上海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上海市虹口区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30万元,定向用于慰问虹口区防控“新冠病毒肺炎”一线医务人员,收到了虹口区红十字颁发的捐赠证书与证章。“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如当年上海院勘测、规划、设计的上海四大水源地,在疫情当下,仍在持续为上海市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水源保障,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接你回“家”让你无忧——“感谢公司接我们回‘家’,让大家感受到了单位的温暖!”来自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心的黄政,此刻正居住在逸仙路388号招待所,他通过电话和微信向公司领导和同事表达感谢。4月1日浦西进入封控状态,10多位因长期外派而自行居住在酒店或因社区临时封闭无法回家的同事面临着食宿无着窘境。上海院并没有忘记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协调所有资源,最终顺利把他们接回至逸仙路的“家”。领导的关心、充足的食材、可口的饭菜,还有早已安排妥当的核酸检验测试、抗原自测……守护每一张“健康绿”,让职工倍感温暖,交口称赞!

  “把药送给加西亚”——4月1日,防疫办接到一则特殊的求助信息,一位处于隔离状态下的员工急需相关药品,但外部信息不通畅、求助无门,极为焦虑紧张。在封控情况下,防疫办想方设法,与公司医务室联系确认药品存量情况,视频连线方式完成取药,多方努力找到该员工社区负责人电话探讨送达员工的可行性,不惜代价完成了快递运送。前后历经四个多小时的努力,药品最终送达职工手中。“感恩有强大的组织、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支持帮助”,短短几字尽显血肉相连,鱼水情深。

  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志愿蓝”与“三峡红”交相辉映,他们组成“沪城峡”,向疫而行,用爱心守护人民群众安心的“健康绿”。

  湃客正在征集更多抗疫故事:居家生活、心境起伏、社区观察、志愿者经历等,欢迎你的讲述。投稿方式:添加“湃客小助手”微信(paike0719),备注:投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