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事|讲好上海故事服务外交大局

时间:2024-03-08 企业新闻        来源:皇族rng官网

  人大对外交往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历任领导格外的重视上海人大外事工作,注重发挥地方人大对外交往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工作。2011年1月,上海市人大外事委员会成立,进一步拓宽了本市涉外社会管理服务和地方人大对外交往平台。8年多来,市人大外事委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做到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上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常委会中心工作。

  2019年1月,加拿大联邦议会加中议会协会共同主席约瑟夫·戴伊访沪,当时正遇“孟晚舟事件”,市人大常委会沙海林副主任在会见加方代表团时,一方面从白求恩在中国的感人故事,讲到上海与加拿大友城在多领域的长期友好交往,拉近中外双方感情距离,以情动人,一方面引用国际法和国际通行规则,当面指出加方在该事件处理上存在多处明显违反国际法和国际通行规则的错误做法。通过双方坦诚、务实的会谈交流,加方议员对中方在该事件上的态度、立场和法理依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加方团长表示希望继续保持加拿大友城与上海的友好交往,并会及时将中方的意见向加议会和政府报告。

  2018年2月,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布鲁杰迪来访,当时正值伊朗“桑吉”号油轮在我国东海爆炸沉没事件后期,由于该代表团对中方海上救援处置存在许多误解和不满,市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员高德毅(也是我国著名国际海运专家)事先作了详尽的专业准备,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会见议会代表团时,我方从专业角度说明当时海上实际救援情况和中方所做的各种努力,有理有据,对方当即表示理解,并一再感谢中方所做的一切努力,一场误会就此消失。

  上述外交实例表明,做好外国议会和议员的工作,要讲感情、讲道理、通人心、交朋友,争取做到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相互支持,在一些重要场合外国议员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带偏见地为中国发声。在一些涉及国家利益和重大问题上,地方人大与外国(地方)议会的交往,能增进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长宁区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设立的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而虹桥街道的古北市民中心也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首批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为帮助外国议员更好地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上海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情况,实地走访基层立法联系点,了解民意征集和反映渠道,能够增强外国议员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今年6月,市人大外事委副主任委员宋妍陪同哥伦比亚国会哥中议员友好小组代表团参观了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这些来自南半球的外国议员对上海人大的运作情况、基础立法联系点如何收集和反映民意等情况颇感兴趣,一路提问。

  继外国驻沪女领事走进人大后,2018年6月,市人大外事委再次组织了“外国驻沪总领事走进人大”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会见了参加活动的27位外国驻沪总领事,并介绍了人大基本情况。沙海林副主任主持了座谈交流会并陪同参观常委会议事厅,宣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上海人大在民主法制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并现场回答了总领事所关心的立法程序、预算监督、代表选举等方面的情况,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外事委办公室副主任罗杰用英文主持了整场活动,外事委主任委员高德毅用流利的英文介绍了人大情况。互动交流环节中,不少外国学生围绕人大如何发挥职能刨根问底, “市长、副市长是怎么选举出来的”“怎么样确定某些立法项目的优先”“立法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上海地方人大立法和国家层面立法的权限区分在哪里”……高德毅主任引用各种生动事例一一作答,赢得全场掌声。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社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地友人的全力支持和亲力亲为,他们视上海为第二故乡,并倾注了大量心血。为表彰他们对上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对外友好交流交往作出的突出贡献,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规定》。在过去22年里上海人大共审议通过了美、日、德、英等15个国家和地区44位“上海市荣誉市民”。

  为更好发挥上海市荣誉市民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上海,增进他们对于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治国理念的理解和认同,经常委会同意,市人大外事委今年首次邀请部分在沪上海市荣誉市民代表列席上海市人代会开幕式,他们中既有外企高管也有科技大咖,行业涉及制造和金融等领域,这些外籍友人关心上海发展,提出不少很好的意见建议,社会各方反响较好。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超过700家,在沪外资研发机构452家,在沪投资创业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和外国专家逐年递增,他们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还有哪些需求?存在哪一些问题?涉外公共服务如何进一步改善?涉外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提升?

  围绕以上问题,市人大外事委员会今年开展了“完善本市涉外服务管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为提高调研质量,外事委员会还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以及同济、华政、华师大、上外等高校智库共同参与课题调研,通过走访和座谈等形式调研部分驻沪总领事、外资企业、涉外创新中心、国际组织、涉外医院和外籍学校等涉外机构,进一步探索境外人士在上海投资创业、工作签证、生活保障、就医就学等公共服务管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排名前列的先进经济体,在梳理现有涉外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相关体制机制完善的建议。市人大外事委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撰写了《关于优化本市涉外营商环境的建议》工作专报,得到李强书记、陈寅和许昆林副市长的批示,引起市发改委和市商务委等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问题正在推进落实中,市人大外事委优化涉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1月26日下午,市人大外事委员会在市人大机关召开优化涉外营商环境环境咨商座谈会。部分驻沪总领馆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欧盟商会、特斯拉中国公司、马士基集团、普华永道、惠灵顿国际学校、和睦家医院等14家涉外机构和智库代表围绕如何逐步优化本市涉外营商环境,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提升本市涉外公共服务管理等内容做交流发言,并提出有关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沙海林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致辞。市人大外事、财经、城建环保、监察与司法和社会建设等委员会、以及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等有关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以及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等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