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年会书单

时间:2023-11-27 部委央企        来源:皇族rng官网

  第⼗九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将于2023年7月24日在大连召开,主题为“新时代中国特⾊⼤国外交:新征程、新议题、新特⾊”。

  马库斯·科恩普罗布斯特(Markus Kornprobst),奥地利维也纳外交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帮助读者全面认识外交的重要读物。全书介绍了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了外交的主要发展的新趋势,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外交的全新视角。作者觉得,外交是一种制度化的交流方式,得到授权的代表通过这一种方式来生产、管理和分配公共产品。本书主要内容有:追湖从古埃及、古希腊至今的外交历史演变;研究外交决策、外交秩序、外交规范相关理论;分析21世纪的外交应怎么样应对时代变化,如何重塑国家,如何推动国际秩序的和平发展。

  克里斯特·约恩松(Christer Jönsson), 欧洲著名外交学者,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隆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本书以三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为基础,探讨了外交的本质和永恒特征。作者将外交实践和国际关系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外交的三个基本维度:交流、代表和国际社会的再造。他们主要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第一,外交是一种国际社会的制度而非单个国家或其他实体的制度;第二,从跨历史视角看,作为国际社会主要制度的外交构建了政治实体间关系而非国家间关系;第三,从最抽象的层次看,外交是联结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媒介,正是这二者间的不同平衡令外交的形式呈现出时空差异。

  理查德·内德·勒博(Richard Ned Lebow),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国际关系学者,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教授。

  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论证了威慑战略、增信释疑战略与外交战略是避免战争、缔造和平的有效途径。他吸纳了历史学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强调要甄别历史提供的相互矛盾的教训,避免因对具体情境的不敏感而高估历史经验。他把认知心理学运用于国际政治研究,指出相互认知的僵化是缓和大国冲突的最大阻碍。

  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的核威慑战略,本书批判了威慑战略对情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忽视,讨论了注重情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增信释疑战略与外交战略,并论证了后两者有助于减少造成紧张关系的恐惧、误解和不安全感,有助于弱化冲突的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同时提醒人们,要对每项战略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互动作用保持敏感。

  查尔斯·库普乾(Charles A. Kupchan),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事务学院和政治系国际关系学教授、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美国对外政策研究杰出学者之一。

  世界注定要陷入无休止循环的冲突和战争之中吗?相互竞争的国家能否成为合作伙伴从而建立长久而稳固的和平呢?本书为国家怎么样摆脱地理政治学竞争以及从敌手到朋友提供了大胆的创新。库普乾通过令人信服的分析以及涵盖全球并贯穿13世纪到当今的丰富的历史事实,探讨了如何化敌为友。同时,他也揭示了关于和平根源的普遍迷思——民主是和平的必要条件吗?相互依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平吗?本书直接挑战了这些我们常见的理念,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巧妙的外交,而非贸易或者投资,是化敌为友、实现和平的关键因素。

  作者将中国应该塑造的国际形象归纳为仁智大国。从确定中国外交的新取向到审视国内的外交体制,再到考察中国的外交能力建设,作者觉得,本书提倡的“创造性介入”,不应当只是视为倡导积极进取、角色活跃的对外态度,同时表达的是,中国对自身长短应有清醒的估计,努力成为有风范的、进步的、被本国人民热爱并受国际社会欢迎的国家,即仁智大国。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但人首先是心理人。思考人心与人性早已成为人类尝试理解社会与政治问题的重要视角,政治学理论也常常含蓄地建立在有关人们如何思考和感受的基础上。在科学取向与社会取向的持续张力中,政治心理学常被认为用科学的衣裳装扮起来,却试图隐藏其社会责任那一面。

  本书提出了理解政治心理学的两个重要维度:作为一门学科,政治心理学是一个经验性的和累积性的知识领域;作为一种资源,政治心理学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实践,以及在心理过程与社会行动之间,创造有意义的联系,因而可被视为促进社会反思及改进的“社会美学”。

  政治秩序非常大程度上是心理秩序的外在表达或心理秩序的制度化。在充斥悖论及不确定性的变革时代,本书从影响个体及群体心理秩序的人格、态度及相关“个人变量”出发,邀您一同踏上寻求有助于实现良治的政治秩序的探索旅程。

  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理性主义传统的起源和流变。作者把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理性主义体现为对普遍性、永恒性和确定性因素的关注。西方思想的这样一种特质,带来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深刻影响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内涵。在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方面,西方近现代政治理论高扬人的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在制度设计方面也较为完善,但同时也陷入制度迷信的困境,而且在政治价值领域面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机。

  本书对西方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分析,始终以中国传统思想作为参照。与西方理性主义相比,中国传统思想虽然承认规律的不变性,但并不存在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从而既避免了相对主义的倾向,又为事物的个体性、可变性和可能性保留了足够的空间。本书通过两种思想传统的对比,以及概括介绍海德格尔等当代思想家对理性主义的批判与反思,提示了一条结合中西方优秀思想资源、超越两者固有缺陷的道路。

  安德鲁·甘布尔(Andrew Gamble),当代英国著名政治学者,“以赛亚·伯林政治学研究终身成就奖”得主,谢菲尔德大学政治学系终身名誉教授。

  本书是甘布尔教授多年来思考政治、研究政治、教授政治及体验政治的产物。在书中,甘布尔教授将“政治学为什么重要”这一中心问题拆解为四个子问题:为何需要劳心于政治?政治中至关紧要者是什么?研习政治有什么意义?政治能让这样一个世界更好吗?对如此宏大和复杂的“大哉问”,这本小册子极为有效且极为典雅地做出了回答,既说透了政治生活为什么重要,又阐明了政治研究为什么重要,并以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气质肯定人类政治生活与政治研究的崇高性,呼唤一种更具整全视野与公共精神的政治学。

  本书言简意赅、辞约义丰,哲思独运、慧见迭出,对政治学感兴趣的读者将从中受益。

  本书理论结合实际,资料丰富新颖,重点论述了外交谈判的战略模式、外交谈判的行为体、外交谈判的准备和计划、外交谈判的常用策略和技巧、调停谈判和跨文化外交谈判等方面的内容。书中引用和分析了大量外交谈判案例,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外交谈判的特点,而且也可以让从事商业谈判、法律谈判的读者从外交谈判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邢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主持并主讲的“国际关系学概论”为清华大学精品课。

  本书以问答题的形式阐述国际关系学的基本概念、核心问题、研究方法和基本走向。本书设有“拓展阅读”栏目,主要从理论视角、活学活用和关注现实三个方面来深化读者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书还设有“自学指南”栏目,旨在为初学者介绍国际关系学每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本书语言简洁精炼、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以使初学者轻松步入国际关系学的殿堂。

  本书基于作者在联合国系统和有关国际机构任职20年以上的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涵盖了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角色、新时期国际职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成功应聘与当好国际职员、国际组织公文写作、国际组织的规范性工作、国际组织项目运作程序与方法、国际会议的组织与实施,以及国际组织预算与会费等每个国际职员都一定要了解、熟悉的内容。书中分享的典型案例,为读者如何从实操入手,做优秀的国际职员提供了具象的场景。

  王逸舟,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负责并主讲的课程“国际政治概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在概述一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前沿发现和新的视角。第一部分各章(全球化、主权、国际冲突、民族主义、国际法、国际政治的理论)提供了理解国际政治的框架与主干;第二部分各章(国际、个人与国际政治、非政府组织、生态政治的勃兴、国际多边机制、科学技术的作用)从学术界新的争鸣中汲取养分,为读者打开更多了解国际政治的窗口,帮助读者追踪这些重要而富有争议的热点议题;第三部分则对中国国际角色的变迁和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型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解说。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此次改版增加了一些生动的插图漫画,因而很适合初涉国际政治领域的学生和大众读者阅读。

  本书按照层次分析方法,选不一样层次有代表性的概念模式,探讨不同变量影响对外政策结果的机制:与传统把对外政策决策看作单一行为体理性选择的过程不一样,个人层次的分析挑战决策者是理性的假设,借助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决策者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方式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政府层次的分析挑战决策者是单一行为体的假设,借用组织过程、官僚政治和小集团思维等模式,探讨政府运作方式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国内政治层次的分析,把政府合法性作为国内政治的核心,探讨国内政治因素影响对外政策的路径和结果,以及内政与对外政策互动的逻辑;国家层次的分析关注国家的物质、精神和政治特性及它们所塑造的国家角色概念和国家身份认同对政策结果的影响。

  对外政策分析超越地域和学科局限性,试图架起沟通国际关系理论、地区和历史研究以及对外政策实践者的桥梁。这种趋势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的发展相向而行,为对中国对外政策做多元化的分析性研究提供了工具,也为建立对外政策分析的普遍理论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提供了契机。

  王正毅,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负责并主讲的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随着中国不断迈向世界体系的核心区,中国学术界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既能反映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又能体现中国视角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著作和教材。本书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第一,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框架。第二,把握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和趋势。对20世纪70—80年代第一代学者提出的五大理论进行系统性梳理等。第三,分析世界体系的结构和动力。从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入手,对世界体系的结构和动力进行总结,对其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具体分析。第四,体现中国视角。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对融入世界体系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道路进行经验分析和理论总结,努力为中国学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成为知识生产者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

  朱文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讲的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本书旨在全面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沿革发展和主要内容,继而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凭依,讨论和分析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现象,追述国际体系的变迁。第一章是主要的理论部分,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产生过程、关注重点、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重点是考察世界市场体系,分析它如何依靠经济与科技的力量继续扩展,又如何为国际政治环境所左右。第四章和第五章的重点转向分析民族国家的行为模式。第六章讨论21世纪市场与国家的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如何推动了全球化浪潮以及它们自身如何被这股浪潮冲击和改变。第三版根据近十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进行了增改。

  本书是介绍国际关系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教材,重点在于说明国际关系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础原理和操作规程。第三版教材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选择研究问题、构建理论框架、假设检验和汇报结论)重新调整了篇章结构,大幅度更新了教材内容,尤其突出了既有研究方法教材关注较少的部分,如研究困惑的形成、文献选择与批判的方法、构建理论解释的思路与方法等,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本质和程序。与此同时,第三版教材延续了前两版借助生活事例或研究实例讲解研究方法、概念和原理的做法,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科发展补充更新了大量国际关系研究实例。

  本书主要围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特点和优越性及在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研究思路撰写而成。本书尝试回答几个重要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行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能搞“联邦制”和“邦联制”;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国家的“地方自治”。本书写作的目的是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到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作者在研读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修订,对部分章节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